深度旅遊是什麼?而我們在旅遊過程中又能帶給地方什麼?

深度旅遊是什麼?而我們在旅遊過程中又能帶給地方什麼?

  近年來台灣深度旅遊的需求逐漸攀升,大家在國內旅遊也越來越不會找旅行團,而是自己上網安排行程。對於深度旅遊很多人會問:

  • 深度旅遊是什麼?
  • 深度旅遊跟觀光的關係是什麼?
  • 為什麼我們要深度旅遊?
  • 自己的旅遊算不算深度?如何規劃深度旅遊?

本篇將會從景觀人的觀點,跟你探討所謂的深度旅遊。

深度旅遊是什麼?

深度旅遊的定義:

 ▫廣義

  • 深度旅遊又可以稱為”慢旅行”
  • 深度旅遊的英文是:in depth tourism
深度旅遊倡導小而精的體驗過程,比起景點的數量,更重視旅行人對當地的文化認識
  • 用白話文來講深度旅遊主要是區隔大眾觀光的一個說法。

 ▫狹義

  • 深度旅遊其實在定義當中,並沒有明確的定義。
  • 在觀光六大類型也未指明”深度旅遊”指哪個區塊(註1)。
  • 從文獻跟MBA智庫中,有兩篇經典論文有其定義:"所謂深度旅游就是從表面觀光走向深層瞭解,這由於當今的人們,已經不滿足走馬觀花的旅行,希望從異地或異國多得到一些認識與知識,包括歷史的、生活的、文化的、生產的、民俗的、藝術的等等方面,感受不同地域所獨有的迷人的文化底蘊,這就叫“深度旅游"

_官方定義的觀光有以下幾種,分別是:
娛樂觀光 (休閒觀光)、文化觀光 、生態觀光 (綠色觀光、環境觀光、永續觀光)、會議觀光 (展覽觀光)、另類觀光 、社會觀光 、大眾觀光等。
考資料:餐旅概論觀光學摘要

深度旅遊起源

 ▫劣質觀光團崩壞旅遊

  • 很多跟團行程都是標榜多景點、造訪超多地方,以高CP值為優先。
大量湧入的觀光客,這樣的旅遊到底能帶給遊客及地方什麼?
  • 台灣觀光業者跟導遊多半都是用抽傭的方式在合作,導遊通常只有底薪可以拿,今天他想要多賺一點錢的話,那也只能把遊客關起來強迫消費了
  • 物極必反,旅行團削價競爭,吸引到的都是那些喜歡快速採點打卡沒素質的觀光客。
  • 近年來人民文化素質的提升、網路的發達導致大家處在”知識焦慮”的年代裡,更渴望深度的東西。

觀光與旅遊的關係

觀光分成三個面向,分別是觀光主體、媒介跟客體,而透過服務串聯彼此。而深度旅遊即是讓主體與客體有更深度的連結。

觀光三要素(本網站繪製)

對深度旅遊的誤解:

  • 並非不收回扣、不抽傭、沒有購物行程等就是深度旅遊。
  • 深度旅遊只不過是”正常應該出現的觀光”
  • 官方所定義的觀光,才是我們今天認知的深度旅遊,而我們一般聽到的旅行團,我認為比較像消費或是購物體驗。

為什麼我們要深度旅遊?

  認識世界有兩種方法,一是閱讀;二是旅行。

不論是生態還是人文的旅遊,透過體驗我們像世界學習。圖為台南赤崁舊城區新美街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每一個階段的畢業旅行都是去同一個地方,而我正擁有這樣的經驗,國中跟高中畢業旅行去的景點一樣、飯店一樣、就連下車吃飯的地點也一樣。然後自由時間去的夜市買到在自己學校隔壁就買的到的鹽酥雞。

深度旅遊要我們慢下來,讓我們去體會有別一般生活的經驗。深度旅遊主要有 自我提升、自我實踐、培養公民素質活絡地方發展及產業更了解土地,並延續文化與歷史等。

一萬個來一次的觀光,不如一個來一萬次的旅人

每一個地區的文化都是由歷史承襲下來的生活模式,現今社會每一個地方生活型態一致,我們喪失了對文化詮釋的生活模式,更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我們是誰。

嘉義布袋的高跟鞋教堂沒有牧師也非宗教集會地點,單除為了觀光而建造。
缺乏文化、產業、歷史方面的考量,遊客無法因為去了高跟鞋教堂而更認識嘉義布袋。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自我提升、自我實踐、培養公民素質

  真正的知識是在課本外的,只要有時間或能力就該出去體驗不一樣的人生。旅遊一直都在 馬斯洛自我需求理論中的最高層 :自我實現。現今的科技跟交通帶來的便捷,讓我們很快的可以看到心目中的標的物,像老一輩的人很喜歡問年輕人,為什麼要去聽現場音樂會?明明手機打開就可以看到了,而此時通常我們都會以一句”你不懂啦”回掉對方。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在探索自己、實現自己。有時候走的越遠、越能了解自己。


活絡地方發展及產業

  以往的社區建設主要是由政府投資,而現今則是強調居民參與以及居民環境認知的意識提升。透過觀光的角度,在地居民的自我認同跟意識會更加深刻。除此之外,深度旅遊的旅客能為社區或是部落帶來微薄的工作機會。

觀光主體透過消費關係與觀光媒介產生連結;觀光客提透過在地行銷與遊客產生連結。觀光客體透過政府的行政輔導、產業輔導等,在地深耕與增加民眾參與。
觀光三要素,融入在地精神(本站彙整)

更了解土地,並延續文化與歷史

  問台灣年輕人你知道台灣有多少瀑布嗎?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是看了小飛的影片才知道的。

小飛在國外介紹台灣的瀑布,他比很多台灣人更了解台灣

  觀光乃觀一地之光,現在的消費習慣以及我們都應該要拋開到此一遊的習慣,用心了解每個地方人文,除了個人可以達到知識的提升之外,對當地的文化發展也是很大的幫助。在台灣深度旅遊手冊中,有撰寫”到什麼是深度旅遊?拋棄到此一遊拍照留念的習慣,用心瞭解每個地方的人文風情、歷史背景。

結論

ㄧ般人對深度旅遊理解大多數是不收回扣、不抽傭、沒有購物行程等,然而光擁有這些因素並無法達到所謂的深度旅遊。說穿了,深度旅遊只不過是”正常應該出現的觀光”

This Post Has 29 Comments

  1. Jane

    比起大眾旅遊,我更愛深度旅遊!!!!
    是最能夠快速了解一個地方的文化,之前才去澎湖深度旅遊~~~~!

  2. Ambers

    我也很喜歡深度旅遊,非常不喜歡匆匆忙忙的像在趕時間一樣,這景點完後下個景點累都累死!

  3. Cuby

    我也是最近有關注到小飛的!他真的好厲害,還會自己挖掘一條路,回到家時再做google map給大家看,貼心又週到~
    我也比起旅行社的觀光,更喜歡一個人自助旅行~挖掘當地的景點~

    1. 我是小編_jojo

      我之前在山上打滾的時候有遇到小非本人XD
      那時候他才剛開始拍第一部影片
      現在的人對土地意識更關注了,希望我的文章有幫助到你

  4. Buzz

    版主做的圖很用心欸~
    深度旅遊順便放慢自己的腳步!

  5. Alan

    在看這篇文章之前我都是走馬看花型,看來可以嘗試看看深度旅遊了

  6. 探索自己、實現自己
    真的很符合深度旅遊啊!

    覺得該來一趟東台灣的深度旅遊了!

  7. Alison Lam

    現在的旅客太多偏向消費式旅行,可能是工作太忙、壓力太大吧,花錢買個舒服會比較簡單。
    可是我覺得深度旅行才比較有價值,世界那麼大,了解別人的風俗文化,才能提升自己的質素及見識,達到旅遊的真正意義。

  8. Daniel Li

    前幾個禮拜才獨自去韓國旅行
    感受與台灣不同的風俗民情、文化
    真的是蠻放鬆的!

  9. Pin

    喜歡深度旅遊!!
    尤其跟當地居民互動可以了解更多只是走馬看花得不到的知識與文化~~

  10. Bella

    確實可以增加文化素養,而且到一些比較有文藝氣息的國家真正走入小巷,才能看見城市最真實的樣貌

  11. 波德

    深入旅遊 建議一個行程要安排多久的時間呢

    1. 我是小編_jojo

      波德~ 這沒有硬性規定,市面上深度旅遊的走訪街弄得行程大多都一個白天,
      早上開始、晚餐前會結束。但我會建議最好能一天一夜,這樣才能體悟大他們晚上的生活,也比較不會那麼趕~
      之後會有關於深度旅遊的文章喔~
      謝謝您的支持😍

  12. 潔西卡

    我都快閃旅遊或行程塞超滿旅遊哈哈哈
    版主可以教我深度旅遊的行程該怎麼安排嗎?

    1. 我是小編_jojo

      深度旅遊主要倡導記憶、歷史跟自我認識,所以要安排景點時,要問自己”為什麼我要來?”、”為什麼要看這個?”..問問自己一些問題就會比較知道如何規劃~
      之後會有關於深度旅遊的文章喔~
      謝謝您的支持😍

  13. Richmaple

    現在老了,覺得深度旅遊比較好,走馬看花拍網美照已不是我的風格哈哈

    1. 我是小編_jojo

      慢慢走、慢慢體會,能留下的一定比一張照片來的多~謝謝你把我的文章看完了^^

  14. 何威敏

    慢旅行 真的是旅客最需要的,大家真的是要享受過程而不是趕行程, 謝謝你的分享

    1. 我是小編_jojo

      走馬看花真的不如在家裡看影片、看別的的遊記~然後再把自己p到照片上~~
      也希望大家可以透過旅遊更了解在地、更了解自己的故事以及獨特性

  15. 蔡瀚晟

    原來我之前的旅遊都不算旅遊啊!!!
    看完這篇文章後
    我該思考該如何安排下一個旅遊
    並讓它成為”深度旅遊”了

  16. LEO LIU

    很喜歡這種深度旅遊的感覺,一步步用雙腳體驗當地的文化
    今年五月才剛去完澎湖,雖然都是騎機車環島,而且行程滿趕的XD
    但主要是很喜歡那邊的景色,享受那段旅程!

    1. 我是小編_jojo

      深度旅遊除了步調慢之外,也對當地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
      澎湖真的超美的~不過我最深刻的是暈到爆炸的船QQ

  17. Mia Liao

    我覺得深度旅遊應該就是可以在一個地方待很久,有深入到當地的生活吧?
    未來準備到澳洲深入旅遊,很期待!

    1. 我是小編_jojo

      其實不一定要待很久~有了解到社區的樣貌跟與在地人相處我覺得就很足夠了!
      澳洲很美耶~期待你的文章

發佈留言